375 截断运输线(2/2)
他一架僚机的编队立即解散,歼11离开编队,径直迎了上去。这使得郑辉可以专心投弹,这种廉价的炸弹发射极为简单,不过投掷阶段还需飞行员的平稳飞行,这对命中率和最大射程,仍然起着一定的作用。
战机机翼下一共携带了6枚500公斤炸弹,用来对付铁路,并不算是最有针对性的武器,不过强在威力足够大,多少可以弥补制导精度上问题。
郑辉在距离目标40公里处,依次从9000米高度投下炸弹。每一枚炸弹脱离挂架后,随即开折叠滑翔翼,加速一段时间,然后调整航向,飞向了各自的目标,滑翔炸弹无法按照一条剧烈变化的航线飞行,所以它们必须对准那些将铁路暴露出来的山口。在大吉岭小镇以东,这些山口相隔只有几公里,很适合一次性投下所有的炸弹。即使只有一枚炸弹起到了作用,也至少可以瘫痪铁路运输5个小时,这还是参照解放军铁道部队在平原地区的修理能力做出的,极为宽松的估算,至于印度国营铁道局和驻扎此地的第17山地师的工兵团的应变能力如何,尚待检验。
同一时间,歼11战机雷达捕获了2架印度战机,分辨不清型号,距离在100公里外。敌机对分散的中国战机有些无所适从,显然从雷达上他们还看不明白那架的威胁最大。
郑辉投弹后,立即掉头向北,那架歼11深入地境,以一敌二在迎头射击的包线边缘,发射了2枚r77导弹,目的在发挥射程优势于扰乱敌机动作。敌机不敢怠慢立即转向,郑辉从显示器上可以看到威胁解除,立即要求2架歼11立即转向返航。卫星制导炸弹投掷后不管,从任务实质看该做的已经做了,全力脱离避免纠缠更为合理。果然,指挥部也发来了同样的意见,要求编队返航。印度战机扰了一大圈后,中国编队已经在很远的地方了。
阵风战机的雷达可以下视看到几个微小的目标在山峰间以半马赫的高速穿梭,但是毫无办法,随即这些小型目标消失在了群山间。
6枚炸弹设定的目标不尽相同,它们沿着各自的航线分道扬镳,力图肢解这条联合国备案的人文遗产,毕竟它一直在起着军事上的作用。
一列满载着d30火炮的军车,正减速在盘山铁路上行驶着,印度政府按照战时体制征用铁路后,这条线路上的客运列车被压缩了一半,现在这条轨距只有0.6米的铁路上的主要货物就是这些东西。
司机听到了前方不远处传来的一声巨响,他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于是立即地拉下刹车。火车凭借着巨大惯性,仍然转过一座山头,最后终于在一个冒着滚滚浓烟的大坑边上停了下来,差一点就掉进坑里。
司机麻木地跳下机车,向前走了两步,灼热的空气扑面而来,他看到一段扭曲的铁轨指向天际,附近的枕木和树木还在燃烧。这枚炸弹的炸点离开铁路甚远,不过470公斤炸药的巨大威力,还是将铁轨破坏。司机不知道,这是不是全面战争的信号,也不知道这一列装满武器的火车会不会引来空袭,于是丢下火车,沿铁路向西逃跑。
第二枚靠近的炸弹在5公里外的山谷爆炸,没有能直接破坏山谷底部的铁轨,不过爆炸引发的从山坡坍塌,导致了大量的沙石将铁路整条埋住。
另外的几枚炸弹在复杂地形上控制航线失误,都撞到了山上,或者落点过远没有伤到铁路。不过就打击效果看,目的还是达到了,印度的铁路运输终于停了下来。
隔了一个小时,徐景哲就拿到了卫星照片。可以看到一列火车就停在了弹坑的边上,这起到了很好的对照最用;可以看出炸弹队线状目标的攻击效果一般,精度远不如平原地区的情况,看来有必要找到几条容易下手的路线,以后就反复打击那里,既不能让铁路恢复过来,同时也要挫伤修复人员的士气,让他们认识到修复毫无意义。
几个小时候的第二份报告是潜伏当地情报人员发回来的有关印度修复铁路进度的。可以看出,印度队铁路收到攻击有一套对应的预案,常驻大吉岭的第17山地师的工兵部队出动很快,迅速恢复了路基,并更换了铁轨,使得这一段得意恢复。看来考虑攻击路线时,还需要将敌人修复兵力的远近考虑在内,打击地点可以更偏远一些。从报告中看,另一段被塌陷土方埋掉的铁路仍然没有恢复,印度陆军正在调集预备役进山谷挖掘,看来要大费周折;看上去这次试探还带来了不少可以汲取的经验。
他将报告和照片收集到了一起,同时将自己的建议一并送给了军区首长,他建议可以在下一次攻击中使用集束炸弹对通过西古里的铁路和公路同时进行打击,以考验印度在这个地区的动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