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电影宣传(1/2)
80年代初,是香江“贺岁档”的形成时期。这个概念出自美利坚,片商根据同一部戏在一年不同的时段放映,将会产生不同效果,也带来不同利润,慢慢演变成在特定的时期推出特定的电影。
在20世纪70年代末被引用到香江,70年代的香江影坛是功夫片的天下,到了70年代中期,喜剧片开始拥有一定的票房,去年许冠汶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摩登保镖》,选择在农历新年期间推出,票房开出红盘,成为了香港第一部带“贺岁”概念的影片。
就在今年,新艺城推出的《最佳拍档》紧随其后,选择在农历新年期间放映,票房大卖,拿下了今年的票房冠军。
尝到甜头后的新艺城,紧接着就以石天、麦加、黄百明、徐客等人为首的“新艺城七怪”不计人力财力,拍出最佳拍档的第二部《大显神通》,就定在年后2月5日上映,准备继续抢占贺岁档。
邵氏影业不能坐视新艺城独占贺岁档,但又无可奈何,邵氏那么多导演与编剧,却拍不出一部大卖的电影出来,邵大亨寄予厚望的邵氏大导演刘家良,拍出的动作片《十八般武艺》定在贺岁档上映,准备和新艺城争占票房,结果最终票房还不到一千万,完全不是《最佳拍档》的对手,接近一千万的票房虽让邵氏赚了不少,但远远没有达到邵大亨的预期,这让他不禁有了减产电影把精力转到无线电视的想法,正在大亨失望之余,邵氏的一部小成本电影《鬼吹灯》的火爆热映,让大亨喜出望外。
当初看到鬼吹灯有声的火爆,为了拿到鬼吹灯的电影改编权,邵大亨答应了王铮这个新人做导演的条件,为了让王铮拍好电影,邵大亨十分大方的让出三成利润,这让一些人很是无法理解,只有邵大亨心里清楚,如果邵氏影业再没有一个好的电影剧本来撑起门面,那邵氏影业这个电影王国迟早被新崛起的“嘉禾”与“新艺城”联手击倒。
让邵大亨意想不到的是,原本买下版权试试水的《鬼吹灯》,竟然票房大卖,一举突破2000万票房,直逼总票房第一的《最佳拍档》,虽说最后的票房停在2200万,没能超过《最佳拍档》2600,但这已让邵大亨兴奋不已,对王铮的个人能力更加看重起来,不惜对王铮开出同样的分成拍出新电影《疯狂的石头》,准备在来年贺岁档和新艺城再次掰掰手腕。
邵大亨心里明白,一个优秀导演对一家电影公司的重要性,更何况这位导演还能写出精彩的剧本,所以他对《疯狂的石头》的拍摄提供了大量的资源。
……
从澳门回来之后,王铮进入了忙碌状态,《疯狂的石头》经过一个多月的后期制作,终于在12月月底全部完成。邵大亨第一时间观看了成片,看完很满意的把档期定在2月6日上映,2月6日正是82年农历小年,希望小年的节日氛围能给《疯狂的石头》带来开门红,也能和2月5日上映的《最佳拍档2》直接竞争。
要想击败新艺城的“七怪”联合制作的《最佳拍档2》,电影的宣传就显得十分重要,拿什么来吸引观众进入影院观看电影,来自后世的王铮不缺宣传手段。
在1982年的香江,新电影上映的宣传显得单调与传统,比如说电影海报,只限张贴在电影院门口,只有走到电影院的观众才会看到有新的电影上映,王铮宣传鬼吹灯的时候,用上室外大幅海报算是打破了常规。然后只有电视与广播宣传,加上观众的口口相传,才会有更多人走进影院。
在互联网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如今,海报、电视、广播、杂志都是宣传主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