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辽东一行(2/2)
接下来和张秀才的村庄用粮食交易了若干土布,然后把新移民运上船。然后往金州而去,由于是逆风,船得戗风行驶,也没开辅助动力,反正时间还够。
第三天早上到达了金州港,李朗科如约而来,他领来了50余名移民,大概十余户吧,都是自愿出海。这里面5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不满15岁的小孩21几个,剩下是青壮男女。刘云飞出面,把多出来的粮食全部卖给李朗科,并且额外支付了李朗科50两银子的谢礼,李朗科也是高兴,承诺以后还组织移民,常来常往。
思明号也不废话,补给完毕,直航长崎。
因为要等待李国助的船从明国江南返回,所以,思明号也不着急到长崎,就没有开辅助动力,而且由于不时有大陆风,思明号切风行驶的比较多,不过就这样,思明号也用了十天才到达长崎。
由于是长途航行,思明号特意没有装载太多移民,不过小100人在船上也是紧紧巴巴的,还好,卫生组的方君平医生在船上,给移民检查身体,合理安排饮食,如厕等,然后赵鑫对移民进行军事化管理,男女分开,每天安排劳动或训练,孩子们也组织起来在船上干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让大家闲下来生事,大家倒也朝气蓬勃,没有出现意外。
等到了长崎,李国助的贸易船队还没有回来,因为江南到日本长崎是东西向的航线,不管是南风还是北风,全年都可以切风航行,所以这条线路比较繁忙,只是这条线控制在大海商手里,大海商则和江南权贵和士绅阶层联络紧密,如果没有后台,一般的商船是不能在几个大的沿海口岸靠岸的,史书说明朝亡于内忧外患,实际是亡于财政枯竭,大航海时代的贸易流带来的财富,没有进入国家的财政收入,倒是流入了权贵士绅的腰包,他们越来越肥硕,确眼瞅着国家崩塌,大树倒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如果社团直接去江南贸易,如果没有门路,还要颇费一番周折,还不如交给李国助这样的大海商,可能收益还要大些。
在长崎外海的岛上有李国助家的庄园,移民们暂时下船修养,社团会员则在焦急等待李国助的船队回来。
刘星林,刘云飞,高桥秀家则受李国助邀请在长崎的居所里品茶,刘星林向李国助介绍此去辽东的见闻,然后,刘云飞还把那边的商业调查报告拿出来分析:“我估计未来很长时间,辽东,还有辽西的粮食一定是短缺的,整个北方地区都会缺粮,指望山东浮海支援也是杯水车薪,甚至会因为粮食供应不足,朝廷在半岛的势力会土崩瓦解,未来辽海不缺银子,但是缺物质。”
“这条商机不错,不过本号在辽海没有根脚,而且,这条商道一直是沙船帮在跑,我是插不进手去。”
“我团结社团愿意高价引进移民,或者用毛皮和铁器来换,只要李公子能够运到这个长崎外岛上,我们自己的船过来运,您看怎样?”刘星林突然说道。
“这个嘛,我们要取得沙船帮的许可,上下还要活动一二啊!”
不就是钱的事嘛,一番讨价还价,谈下来30两银子一个移民的劳务费标准,老人:青壮男子:青年女子:未成年人是1:5:7:10的比例,比例之外的劳务费打三折,本协议引进人数为500人,在今年10月底以前到位,十月底以前也该刮北风了,他们顺着南风上去,卖掉粮食等北风起的时候再下来,倒是很顺。
这个协议老刘硬着头皮签了,执委会虽说给他权力,但不代表回去不挨收拾,自己移民的成本也超不过15两,这花30两的高价肯定要受到弹劾,不过林教授那边应该过得去,毕竟他女婿也点头了,而且这些一线干部知道移民的重要性和难度,应该不会太刁难,但冷春山那边肯定要提出不同意见的。
现在不就是咱们运力紧张嘛。细想也不贵,李国助的船慢,一艘船装100个移民才得3000两,从山东运棉花到江南还能赚1000两,再从江南到长崎还能赚一笔啊,何况移民还会有病亡等损失,再加上打点航线的费用,剩下也就没多少了,还好粮食的利润能补充,他也能往大员送人,这生意才能做。
“刘东主,贵社想在大员设点,本号可以给予支持,只是想听听贵社的方案?”李国助挑起话题,刘星林也没有接,只是反问,“李公子认为我们在哪一处设点比较好呢?”
“无非两处,一处大员北端,离琉球近,地势平坦,但雨水频繁,且易为疫病所困,不好开拓;其二是大员南端,距离江南较远,且和红毛夷相隔不远,红毛夷可不是好相与的。”
“具体如何打算,我还要与本社社首商议一二,等下次见面再与李公子定下方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