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弹 战后格局(1/2)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叶昭激荡的心情才渐渐恢复平静,问彩凤道:“你们这是去哪里家长呢”心里也不知道什么滋味,金凤在自己面前,永远是可以随意欺负的软柿子,彩凤呢自己可也只敢跟她搭讪。
彩凤不管红凤的白眼,脆生生道:“我俩去柏林,就我和我妹妹两个人。”
帝国法律,女子十五周岁即为成年,彩凤和红凤十六岁应是报的虚岁,却也已成年,也就有权利买票出行。
彩凤这时又好奇的问叶昭:“叔叔,你去哪儿”
叶昭笑道:“我也是去柏林。”
旁边的蔡宝军挠了挠头,得,又要去补票了。
一直到19世纪末期,各国公民出国旅行也极为自由,但随着通讯、交通技术的进步,各国间人员往来渐渐频繁,到现今,中国境内,甚至已经出现了飞机客运,更同朝鲜之间开辟了全世界第一条国际航线,当然,并不是定期的航班,而是需要出国人员预定包机。
各国间人员交流日渐增多,为了改变这种无序的状态,1905年,国际联盟各成员国签署了《国际民用交通条约》,其中就涉及护照和签证条款,世界各国也开始标准化护照和签证制度。
而到1919年底,中华帝国颁发的护照在全球103个主权国家获得免签权利,欧洲国家除希腊、奥地利外,均对中国护照免签。
1903年奥匈帝国解体,分裂为奥地利、匈牙利等数个国家,奥匈帝国所统治波兰地区亦并入波兰版图,许多奥地利人认为,中国外交政策鼓励了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的情绪。他们多将帝国的崩塌归罪于中国人。
而在国际联盟宪章框架内。英国和法国渐渐恢复元气,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当年的裁军协议渐渐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经过十几年拉锯般的谈判,两国渐渐获得了正常国家之地位。
虽然英、法如今已经无法抗衡德国,却也令德国难以在欧洲事务中获得绝对的优势。
1911年的国际联盟大会上。国联各成员国通过了修正的国联宪章,明确国联职责为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地区冲突,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按照国联宪章,国联设有国联大会、国联安全理事会、国联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国际法院和国联秘书处五大机构。
国联安全理事会早在战后1886年设立,成立之初,国联安全理事会由中国、德国两个永久理事国和十个非永久理事国组成,到现今。永久理事国增为中国、德国、美国、西班牙四个国家,西班牙作为中国在欧洲最亲密的盟友,两事、经济交流不断。经过彻底的改革。西班牙这些年经济发展很快。加之在两大集团的战争中没站错队,后接纳了许多英法之工程师、技术人才。又有对南美的影响力仍在,俨然有恢复16世纪荣光之感,现今与英法渐渐亲近,支持英法成为正常国家,是德国争夺欧洲话语权的强劲对手。
这些年在中国带动下,东方经济发展极为快速,如朝鲜,虽然依附于中国的经济模式加之国土狭小使得其不可能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但轻工业发达,整个经济布局更像是大中华体系中的一个行省,依附在中华经济圈中,gdp在1919年已经可以在欧洲排入前十,且多购买中国新式舰船飞机,因为在当年两大集团战争中无条件全力支持中国,几乎征募了超过半数青年劳力奔赴俄国战场,战后自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多年来一直是国联非永久理事国,也是国际事务交锋中中华帝国当之无愧的马前卒、急先锋。
新加坡自治行政区,统治着以新加坡为首都的马来半岛大部分地区,华人移民与马来原住民的比例大约为1:4,但华人垄断着国家的绝大多数财富和资源,实行种族隔离政策,马来原住民被认为是二等公民,现今帝国正与新加坡政府斡旋,希望其结束种族隔离体系,逐步解除各种歧视马来原住民的法律。
同样,扼守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极为富裕,华人社会主导的这个国家,作为帝国最亲密的盟友(没有之一),帝国议会早已批准授权出售新加坡帝国最新式武器及技术,如此也进一步促进了新加坡科技发展,因为与缅甸有领土纠纷所以军备不懈,其人口不多走的是精兵路线,单兵作战能力极强,有装备着清一色中国冲锋枪的突击队,有以世界陆战之王——中国猛虎15式坦克为主体组成的机械旅,同中国联合生产的“流星雨”喷气式战机是现今世界最先进的歼击机。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模版的话,叶昭觉得,或许新加坡和自己所认识的以色列差不多,当今之世,如果领土相邻,欧洲如葡萄牙、意大利等国怕已经不是新加坡的对手。
日本国早已经结束了军阀混战之局,同样实行了议会内阁制,尊中国皇帝为名义上的国家最高元首,选举产生议会和内阁政府。
但因为起步较晚,现今日本国已经远远落在了朝鲜、越南等国之后。
东方诸国,大多保留了君主体系,实行君主立宪制,平稳的过度使得这些国家免除动荡之苦,经济发展多比较健康,加之两大集团战争未波及东方,反而给了东方各国发展之机遇,中华经济圈,已经隐隐凌驾于欧洲经济圈之上,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
而经济总量比德国、西班牙、美国、英国和法国五国总和还要庞大的中华帝国,也早已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唯一超级强国,中国币是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上海是全球最繁华的城市,影响着全世界的媒体、教育、娱乐和时尚,上海金融路左右着全球的国际金融。位于金融路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是全球经济的晴雨表。《上海之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广泛的报纸。
凡此种种,无不印证着中国对当今世界的深刻影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