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 永恒之光 3(1/2)
11
我需要找个可以让我思考的地方,而且有必要脱离我的新助理那让人招架不住的强烈洁癖,于是,我决定去卡门街上那座中世纪医院改建的图书馆。那天剩下来的时间,我全都在哥特式拱顶下的大厅里消磨,与我为伍的尽是散发着中古陵墓气味的厚重古籍,我阅读了大量与宗教相关的神话和历史,直到沉重的眼皮几乎要贴在桌面上,才起身在图书馆里闲逛,然后打道回府。虽然进行了连续几个钟头毫不间断的阅读,但根据估算,我读的资料大概还不及这座书籍圣殿藏书量的百万分之一,遑论世上还有无数关于宗教的著作。我决定隔天以及隔天的隔天都要再来报到,至少要在这里花上整整一周的时间,在不计其数的书页中探索上帝、奇迹、预言、圣人、幽灵、启示和玄义……希望能充实我的知识量。总之,任何事情都可以,只要别让我想起克丽丝汀娜、维达尔先生,以及他们两人的新婚生活就好。
既然有个得力助手,那就将一些差事交给她处理,于是,我嘱咐她收集城里所有小学的宗教课程内容,并且要针对各校教材分别写出摘要报告交给我。伊莎贝拉没有违抗命令,不过听了我交代的事情之后,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我要清清楚楚地知道学校是怎么把天主教教义讲给孩子们的,从诺亚方舟到五饼二鱼的神迹,缺一不可。”我向她解释了工作内容。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因为我就是想做,而且,我这个人的好奇心非常广泛。”
“您该不会是为了写新版的《我生命中的耶稣基督》而收集资料吧?”
“不是,我打算写一本关于少尉修女的历险小说。你呢,就照我吩咐的去做,别啰里啰唆的,否则我就把你送回你父母店里去帮忙卖糖果。”
“您简直就跟专制暴君没两样。”
“我很高兴,我们对彼此的认识总算是比较深入了。”
“这件事……跟您即将替那位叫作科莱利的书商写书有关系吗?”
“是有这么一点。”
“我看,这本书八成不会畅销。”
“你知道什么?”
“我知道的事比您想象中多。再说这语气也太不客气了,我只是好心想帮您。或者是……您决定放弃写作,从此变成流连咖啡馆和酒吧的文化人士?”
“我目前还没有这份闲情逸致,因为我在忙着当保姆。”
“算了,我不想跟您讨论您在当谁的保姆,因为我可是自食其力的人。”
“既然这样,阁下还想讨论什么事情吗?”
“商业艺术对比富有寓意的愚行。”
“亲爱的伊莎贝拉,我可爱的小维苏威火山,在商业艺术的世界里,所有艺术迟早都是商品,愚蠢几乎一直都存在于观察者的目光里。”
“您是在拐弯抹角地叫我笨蛋吗?”
“我是在直截了当对你下令:赶快去做我交代的事情,不准再啰唆。”
说完,我伸手指着大门,伊莎贝拉对我翻了个白眼,嘴里咕哝着我听不清楚的细碎语句,径自在走道上渐渐走远了。
伊莎贝拉忙着在小学和书店搜集教科书和宗教教义教材的同时,我则依靠大量黑咖啡以及坚忍的毅力,埋首于卡门街的图书馆加强神学知识。正式着手进行这部诡异作品的前七天里,我的疑虑并没有因此而转为拨云见日的光明。少数几个我可以确定的事实之一就是:大部分书写上帝、人性和虔诚信仰的作者们,他们的确博学,钻研也很深入,但从作家层面来看,文笔实在教人不敢恭维。读这些文字简直是受苦受难,可怜的读者必须努力打起精神,才不至于让自己无聊到陷入不省人事的状态。
勉力读了数千页相关著作,我渐渐觉得,人类史上以文字记录过的数百种宗教信仰,其实都非常类似。我把这样的初步印象归因于自己的无知,或者是我查询的资料并不恰当,不过,我倒是一直觉得,自己仿佛读了十几本侦探小说,无论凶手是谁,情节架构看起来都一样。神话和传奇,不管是探讨神性或是国家和种族的形成与历史,在我看来就像画面大同小异的拼图,几乎都是用同样的碎片拼凑起来的,只是顺序不同罢了。
在图书馆待了两天,我交了个新朋友,图书馆主任艾邬莱亚,多亏她替我从浩瀚书海中挑出了相关的资料和书籍,有时候,她会特别过来看看躲在角落书桌旁的我,并询问我是否还需要找书。她大概跟我年纪相仿,聪明绝顶,看她那对耳朵就知道了,大多时候就像两支尖锐刺棒一样竖得直挺挺的,仿佛心里在偷偷打什么主意。
“先生,您读了好多神学著作。怎么,您到了这把年纪才决定上祭台当侍童?”
“我只是在查资料而已。”
“嗯,看得出来。”
当我在那些严肃、生硬的资料中挣扎时,这位图书馆员慧黠的玩笑堪称珍贵无价的慰藉。艾邬莱亚只要有空就会来找我,帮我整理那些艰深晦涩的资料。页数可观的资料里写着各式各样的故事,题材包括天与子、圣洁的母亲、背叛与对话、预言与先知殉道者、天堂或荣耀使者、为了拯救世人而出世的婴儿、长相骇人的兽形妖魔,还有形貌尚称正常的外星人,以及总是遭受命运考验的好人和英雄……资料和典籍中经常提到,世人的生命一如季节替换,顺其自然就是了,乖乖接受国家的命运和规范,因为最终的补偿就在天堂里,凡是在尘世里得不到的,天堂里应有尽有。
周四中午,正值午休的艾邬莱亚走到我的书桌旁,问我除了研读宗教书籍之外,可曾想过吃午饭这件事。我邀她到附近新开张的莱奥波尔多之家一起用餐。享用美味的炖牛尾时,她告诉我,她担任目前的职务已经两年,在此之前,她花了两年时间写了一本以卡门街的中央图书馆为背景的小说,内容则是一系列发生在图书馆内的神秘谋杀事件。
“我很想写一本类似伊格纳迪斯·b萨森早年风格的小说。您听过这个作家吗?”她说。
“略有耳闻。”我答道。
艾邬莱亚始终没找到自己的创作方向,于是我建议她,不妨采取稍微邪恶一点的笔触,并将情节聚焦在一本内容奇诡的秘密书籍,若是能朝着超自然主题发展更好。
“换了伊格纳迪斯·b萨森,他大概会这样写。”我随口说道。
“那么……您读了这么多有关天使和魔鬼的书籍和资料,又是为了什么呢?您该不会告诉我,您是个满怀愧疚的还俗修士吧?”
“我正在研究的是,不同宗教和神话的起源有何共通之处。”我向她解释。
“截至目前为止,您的研究有何结论?”
“也没什么,我可不希望您勉强听我说一些乏味的长篇大论。”
“我不会的,说吧!”
我耸了耸肩。“这个嘛……目前为止,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大部分的信仰都始于历史上可能的真实事件或人物,但是很快就历经改革而成为一种社会运动,并随着信仰群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而做出调整。您还醒着吗?”
艾邬莱亚点头回应。
“多数神话皆依循这样的模式发展而成,从仪式到规则和禁忌,皆来自改革过程中的官僚运作,反而和起源的超自然事件毫不相干。大部分奇闻轶事都是单纯而温和的,那是一种常识和民俗文化的混合,战争的形成起因于那些原则的外在诠释,一旦遭人扭曲或被人操控时,冲突就发生了。管理和阶级这两方面似乎是宗教沿革的关键所在。起初,事实向所有的人昭示,但是没过多久,仅有少数人拥有诠释和管理的权力与义务,他们甚至以全民福祉为由而篡改事实,并建立强大且极权的组织。这样的现象,生物学已经用动物社群向我们展示过了,没多久,就会演变为一场争夺掌控权与政治力量的纷争。战争和分裂成了无法避免的现象。迟早,文字会变成肉身,而肉身终将流血。”
我惊觉自己的语气越来越像科莱利,不由得叹了口气。艾邬莱亚淡淡一笑,持保留的态度观望着我。
“鲜血……就是您要找的东西吗?”
“文字本已沾染了鲜血,而不是鲜血污染了文字。”
“这样的说法,我可没这么肯定。”
“我猜您念的八成是修女办的教会学校。”
“那些黑衣女士啊……念了八年呢。”
“听说修女学校的女学生内心的欲望更黑暗、更不可告人,真是这样吗?”
“我敢打赌,您一定很想知道事实真相。”
“请尽管下赌注,因为确实如此。”
“在这个密集的神学研究过程中,关于欲望强烈的心灵,您还得到了哪些结论?”
“其实也没什么,我的初步结论就是乏味平庸罢了。在我看来,这一切显然不需要我这样费心费力去阅读百科全书,还有那些关于天使搔痒的资料……或许,我就是没办法去了解自己的偏见,或许也因为根本没什么好了解的,这个问题的本质纯粹在于相信与否,不需要去思考为什么。您觉得我这论调如何?是不是让人印象深刻?”
“简直让我起鸡皮疙瘩。可惜我在心怀阴暗欲望的学生时代没认识您这个人。”
“真会挖苦人啊,艾邬莱亚。”
图书馆主任开怀大笑,接着,她定定注视我许久。
“喂,请告诉我,伊格纳迪斯·b萨森,到底是谁让您这样伤透了心?”
“看来,您的专长还不只是看书而已。”
接着,我们俩就这样坐在餐桌旁,默默看着莱奥波尔多之家的服务生满场穿梭。
“您知道伤心最大的好处是什么?”眼前这位图书馆主任这样问道。
我摇摇头说:“真正的伤心只有一次。其他都是轻微刮伤而已。”
“应该把这句话写进您的小说里。”
接着,我指了指她手上的订婚戒指。
“我不知道那个傻瓜是谁,不过,我希望您能够知道,他是世上最幸运的男人。”
艾邬莱亚的笑容里有几许淡淡的哀愁,并对我点了点头。回到图书馆后,我们各自回到自己的位子,她回去坐在她的书桌前,我继续窝在我的角落里。隔天,我正式向她道别,因为我已经不能也不想再读到任何一行有关永恒真理的文字。那天前往图书馆途中,我特地在兰布拉大道的花摊买了一束白玫瑰,把花束放在她那张空无一物的书桌上。我在图书馆的一条走道上碰见她,她正忙着整理书籍。
“这么快就要离我而去了?”她一见我就这样说,“这下子还有谁会赞美我呢?”
“谁会不想赞美您?”
她送我到图书馆大门口,站在阶梯顶层向我握手道别。我缓缓步下石阶。走到半途时,我停下脚步,并转身回头。她依旧伫立原地,一直在那儿望着我。
“祝幸运,伊格纳迪斯·b萨森。希望您能够找到想找的东西。”
12
我和伊莎贝拉在长廊上吃晚餐时,发觉这位新助理正以眼角余光瞅着我。
“不喜欢今天的汤?您一口都没喝……”女孩以试探的口吻问道。
我看了看那盘冷掉的汤,原封不动摆在餐桌上。我舀了一匙往嘴里送,大口咽下了美味至极的浓汤。
“非常好喝。”我告诉她。
“还有,您今天从图书馆回来之后就一声不吭,直到现在……”伊莎贝拉补上一句。
“你还有别的怨言吗?”
伊莎贝拉悻悻然把脸别了过去。我喝着汤,虽然食不知味,却是不必说话的正当借口。
“为什么这么悲伤?是不是因为那个女人?”
我把汤匙放在喝了一半的汤里,没搭腔,接着又拿起汤匙继续喝。伊莎贝拉依旧盯着我。
“她叫作克丽丝汀娜。”我说,“还有,我并没有什么悲伤的情绪。其实我很替她高兴,因为她嫁给我最要好的朋友,找到了好归宿,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那我就是示巴女王了!”
“我看你根本就是个好管闲事的家伙。”
“我就喜欢您这个样子,嘴巴虽然很坏,但至少是真话。”
“那我们就看看你喜不喜欢接下来这句:滚回你的房间去!让我好好清静一下。”
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不过,和她握手道晚安时,我瞥见她已经泪水盈眶。她收走两人的餐盘,躲进厨房。我听见餐盘丢进洗碗槽的声响,几秒钟后,她的房门砰一声关上了。我无奈地叹气,喝掉杯中剩下的红酒,这是从伊莎贝拉父母店里带回来的上等好酒。过了半晌,我走到她的房门前,用指关节轻轻敲了几下。没有任何回应,但我隐约听见房内传出啜泣声。我试着开门,不过,女孩已经从里面把门反锁了。
我上楼到书房里,经过伊莎贝拉的彻底整理,此刻的书房清新得就像一朵鲜花,有如豪华邮轮的顶级套房。伊莎贝拉整理了所有书籍,还清除了累积多时的灰尘,屋内陈设焕然一新,完全变了个样子。那部老旧的安德伍德打字机看起来就像一件雕塑品,键盘上的字母总算恢复清晰的样貌。书桌上放着一摞排列整齐的档案夹,那是她针对各级学校的宗教和教义课程所做的重点摘要;此外,旁边还摆着当天的所有信件。桌上放了个咖啡杯盘,盘子上有好几支纯正的雪茄,不断散发着迷人的香味。那是马卡努多雪茄,伊莎贝拉父亲店里贩卖的加勒比海极品雪茄。我拿起一支,点了火。烟味格外浓重,各式香气俱足,一种能让男人心甘情愿默默走向死亡的毒药。我坐在书桌前检视当天的信件。所有信件皆略过不读,唯有一封例外,那是个赭红色的羊皮纸信封,秀逸优雅的字迹是我在任何地方都能一眼辨识的。这是我的新任出版商和赞助者安德烈亚斯·科莱利写来的短笺,他约我周日午后在横贯巴塞罗那港的高架电动缆车塔顶见面。
圣塞巴斯蒂安塔矗立在海拔约一百米的山丘上,不计其数的电缆和钢架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这条高架电动缆车路线为庆祝万国博览会而在同一年开幕启用,为了这场盛会,巴塞罗那铆足全力端出了各式各样的新奇事物。高架电动缆车横越整个港口码头,站就是圣塞巴斯蒂安塔,下一站则是外型类似埃菲尔铁塔,并于每天正午开放的中央瞭望塔,第二段由瞭望塔开往万国博览会所在地蒙锥克山的行程,车厢一路悬空。科技的奇迹让一般人得以俯瞰城市全景,在此之前,能够享受这般景致的只有飞船、飞鸟和冰雹。在我看来,人类和海鸥在空中是处不来的,因为我才刚踏进通往塔顶的电梯,马上就感觉到自己的胃已经萎缩成弹珠大小。那座电梯好像永无尽头,黄铜制的大箱子一路摇来晃去,整趟路程就是体验恶心反胃的练习场。
我看见科莱利伫立在其中一扇落地窗前,那是个可以鸟瞰码头和城市全景的位置,他空茫的眼神沉溺在碧海上有如水彩画的点点帆影。他一身纯白丝质西装,指间把玩着一颗糖果,接着,他把糖块丢进嘴里,一口气吞进肚子里。我干咳几声,然后我的老板转过身来,脸上挂着愉悦的笑容。
“真是绝妙美景。您说是不是?”科莱利问道。
我勉力点头回应他,脸色八成和羊皮纸一样惨白。
“有恐高症?”
“我是适合在平地生存的动物。”答复他的同时,我仍小心翼翼地和落地窗保持适当距离。
“我已经先替您买了往返票。”他这样告诉我。
“想得真周到。”
我跟着他走到车厢入口处,空空荡荡的车厢悬吊在海拔一百米上空,在我看来,简直是荒唐至极。
“马丁,您这个礼拜都做了什么事?”
“阅读。”
他瞥了我一眼。“从您脸上无聊的神情看来,我猜读的一定不是大仲马的小说吧?”
“我读的是一系列让人头皮发麻的学术论著,文字硬得跟水泥墙一样。”
“啊,知识分子的文章!您还建议我去找一个这样的人。您倒是说说看……为什么一个没什么内涵的人,偏偏要竭尽所能去夸大和卖弄自己的学问?”科莱利问道,“有没有可能他们只是想欺骗自己?”
“有可能是想自欺,也想欺人。”
我的老板把票递给我,示意我往前走。我把票交给车厢口的查票员,不情不愿地踏入一个车厢。我决定坐在车厢正中央的位子,因为距离玻璃窗最远。科莱利一脸灿笑,仿佛是个兴奋的小孩。
“或许,您的问题就出在您读的是评论家的文章,而不是被评论的原作品。这是个常见的错误,但对一个真正有意探索某个议题的人来说,这是个很严重的错误。”科莱利提醒我。
车厢门关上了,一个突如其来的大跃进,把我们推向行进的轨道。我紧抓着金属栏杆,不断深呼吸。
“我发现那些学者和理论家都不是什么信仰虔诚的人。”我说。
“马丁老弟,我对任何圣人也没有虔诚信仰。尤其是那些自封神圣使徒之类的,我一点兴趣都没有。理论只是无能者的工具而已。我建议您远离那些百科全书和学术评论,直接从源头下手。请问,您读过《圣经》吗?”
我迟疑了半晌。车厢已经悬空前进,我盯着地面。
“顶多是这里看一点、那里读一段,我想应该算读过吧。”我喃喃答道。
“您的想法就跟大部分人一样,这是很严重的错误。每个人都该好好读《圣经》,而且要一读再读,不管是不是教徒都一样。我每年至少要重读一次《圣经》,那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您是教徒还是非教徒?”我问他。
“我是个专业人士,您也是。无论我们相信或是不相信,都和我们的工作计划无关。相信或者不相信,都是非常怯懦的行为。不管您知不知道,事情就是这样。”
“老实说,我对此一无所知。”
“您循着这条路走下去,总有一天会找到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这一路上,您就把《圣经》从头到尾好好读一遍,这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还有,别把上帝的话语和周边衍生出来的弥撒书给搞混了。”
和这位书商相处的时间越长,我越是觉得自己对他的了解微乎其微。
“我大概是搞糊涂了……我们刚刚谈的是传说和神话,而您现在却要我将《圣经》当成上帝的话去读?”
他的眼神中立刻浮现不耐和不悦。
“我是以比喻的方式在谈这件事。上帝可不是喜欢嚼舌根的人。话语是人类的钱币,所以要懂得惜言如金。”
这时候,他对我露出微笑,仿佛面对的是个连最基本的道理都无法理解的小孩,并以一脸责备的笑容,克制了对孩子甩耳光的冲动。我在一旁看着他,这才体会到,想要确切知道这位书商究竟是在说正经话还是玩笑话,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正如厘清那家奇特的出版社支付我天价稿酬的目的一事,也是难如登天。此时,缆车车厢在风中晃个不停,仿佛悬在树上的苹果,突然遭受强风侵袭……我这辈子对牛顿的印象从来不曾像此刻这样鲜明。
“马丁,您真是胆小。这项科技杰作绝对是安全无虞的。”
“等我再度踏上土地时,将会很乐意相信您的说法。”
我们的缆车正逐渐进入行程的中间站,也就是矗立在码头边、紧邻海关大楼的海梅一世塔。
“您不介意我们就在这里下车吧?”我问道。
科莱利耸耸肩,勉强点头答应。直到我踏入电梯,并听见电梯触地的那一刻,一路急促的呼吸才总算平息。到了码头,我们找了一张面向港湾和蒙锥克山的长椅坐了下来,抬头望着像在空中飞翔的高架电动缆车,我一脸轻松,科莱利一脸不舍。
“既然您最近读了大量学术论述和其他著作,那就聊聊这个礼拜的感想吧。”
我简要地向他报告了这几天的体会和困惑。这位书商神情专注地聆听,偶尔点点头,有时挥个手。听完我针对神话传说和人类信仰所做的流畅报告,科莱利表示肯定。
“我认为您分析得很精彩,这项工作有如麦草堆里寻针,虽然还没有找到细针,不过,您已经体会出一个道理:在堆积如山的麦草堆里,最重要的是那根细针,其他东西不过是给驴子吃的饲料而已。既然说到驴子,请问……您对神话故事有兴趣吗?”
“小时候,我曾经有一阵子想成为伊索。”
“这一路走来,我们大家都放弃了远大的梦想……”
“科莱利先生,您小时候想成为什么人?”
“上帝。”
他露出豺狼般的冷笑,而我脸上的笑容倏忽消退。
“马丁,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学形式当中,神话有可能是其中最饶富趣味的一种。知道神话教给我们什么吗?”
“道德训示?”
“不。神话教我们的道理是:人类是透过小说和故事去学习和吸收观念,依赖冠冕堂皇的教条和理论是行不通的。凡是伟大的宗教著作,都是以这种方式教导我们。这些故事里的角色必须面对并克服人生困境,透过各种意外和启示来完成丰富的心灵之旅。所有宗教著作都叙述了伟大的故事,情节深刻描绘了人性的基本样貌,偶尔穿插道德训示以及严谨的超自然教义。我想,您花一周去读那些论文和评论就够了,从这些著作学不到什么精髓的,因为那都是前人在自愿或被迫的情况下完成的习作,而且通常是失败之作。跟学者们的对话就到此为止了。从今天起,我希望您开始阅读格林童话、古希腊诗人埃斯库罗斯的悲剧、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或是凯尔特神话。您自己写。我要您自己去分析,找出这些作品的本质,以及内容令人感动的原因何在。我希望您借由这些作品学习语法,而不是寓意。而且,我希望您在两三周后能写出一点东西让我看看,我要看故事的开头。希望您可以让我相信您写的东西。”
“我一直以为我们是专业人士,而且不该犯下相信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的罪过……”
科莱利露齿一笑。“人,只能当罪人,永远当不了圣人。”
13
我的日子就在阅读和挫折之中匆匆逝去。对于一个多年来习惯以自己的方式随意度日的单身汉来说,生活里突然多了个一天到晚在家里晃来晃去的女性,虽然只是个性格反复无常的叛逆少女,我还是觉得自己原有的作息方式已经开始瓦解。我认为只要乱中有序就好,伊莎贝拉却不这样想。我认为每样东西自然会在这个杂乱无章的家里找到栖身之处,伊莎贝拉却不这样想。我认为孤独和沉默有其必要性,伊莎贝拉却不这样想。不过几天的工夫,我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在家里找到任何想要的东西。无论要找的是拆信刀、玻璃杯或鞋子,我都得去问伊莎贝拉,这些东西到底被她藏在哪里。
“我没有藏任何东西,只是把东西放在适当的地方,刚好都是跟以前不一样的地方。”
我每天都会有上前去掐她脖子的冲动,而且一天至少会出现五六次。若想图个清静好好思考事情,就只能躲进书房,不过,伊莎贝拉总会在几分钟后出现在我面前,满脸堆笑地专程为我送来热茶和饼干。接着,她就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偶尔探头看看窗外,然后开始整理我的书桌,并且问我这样一声不响、神秘兮兮地待在书房里干什么……我终于发现,十七岁少女的语言活力着实好得惊人,她的脑袋每隔二十秒就会督促她开口说话。到了第三天,我认为有必要替她找个男朋友,这样或许能让耳根子清静一些。
“伊莎贝拉,像你这么可爱的女孩,怎么可能没有追求者?”
“谁说我没有?”
“难道都没有你喜欢的男孩吗?”
“我这个年纪的男生都太无聊了。他们根本就没有内涵,谈话毫无内容,而且其中一半看起来都笨得够呛。”
我原本打算告诉她,这些问题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善,但又不想在这时候扫她的兴。
“既然这样,你喜欢哪个年龄的男孩子?”
“年纪大一点的,就像您这种。”
“我看起来年纪有这么大吗?”
“拜托,您已经不是什么青涩少年了。”
我宁可相信她只是在开我玩笑,接着,在虚荣心惨遭打击之下,我决定挖苦她几句。
“关于这个呢……好消息是,少女的确都喜欢年纪大一点的男子;坏消息是,年纪大的男人,尤其是衰老多病的老色鬼,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少女了。”
“这个我老早就知道了,别以为我什么都不懂。”
伊莎贝拉在一旁望着我,心里似乎在盘算什么,接着,她露出不怀好意的讪笑。我暗想着,这丫头果然打了鬼主意。
“您呢?您也喜欢小女生吗?”
我就知道她会这样问,所以早就想好答案。我换了严肃、权威的语气,就跟大学的地理学教授一样。
“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喜欢小女生。通常,我喜欢跟我同年龄的女生。”
“以您的年纪来说,那已经不能叫女生了,她们是小姐,或者,甚至都该叫太太了。”
“好啦,这个话题到此为止。你在楼下没事做吗?”
“没有。”
“既然这样,那就写点东西吧!我不是找你来洗碗和藏东西的。我让你留在这里是因为你说想要学习写作,而我刚好是你认识的人当中唯一帮得上忙的笨蛋。”
“别生气嘛,我实在是没灵感。”
“灵感这玩意儿,只要你胳膊摆上书桌,屁股贴上椅子,它就会冲上来跟你打招呼了。你只要选个题目,或是一个观念就行,然后绞尽脑汁努力思考,直到头痛为止。这就叫灵感!”
“题目我已经有了。”
“哈利路亚!”
“我想写的题目就是您。”
我们默默相视许久,就像隔着棋盘逼视敌手的对弈者。
“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您是个很有趣的人,也是个怪人。”
“而且还是个老人。”
“个性又敏感,几乎就跟我这个年纪的男生一样。”
不管我愿不愿意,我已经开始习惯伊莎贝拉陪在身边的生活,还有她为这个家增添的活力和光彩。照这样发展下去,结果恐怕会跟我预期的完全相反,而我们两人最后还可能会变成朋友。
“您呢?已经从读过的资料里面找到题目了吗?”
我打定了主意,关于我的工作计划,尽量让伊莎贝拉知道得越少越好。
“我还在找资料的阶段。”
“找资料?为什么要找资料?”
“基本上,为了获得足够的知识,一个人必须阅读数千页的资料,然后找出主题的本质、情感上的真诚,接下来就可以放手一搏,从零开始。”
“什么是情感上的真诚?”
“就是小说里蕴含的真诚情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