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黎明(2/2)
这些念头本该让人担心,甚至恐惧,可不知怎的,诺顿并不害怕,恰恰相反,他感到高兴——甚至是近乎喜悦。这里有待探索的东西远比他们事先料想的还要多。他心想:“且看罗摩委员会听说这一切后会作何反应吧。”
于是,诺顿平复情绪,心一横,睁开眼睛,把他看到的所有景色全都仔仔细细记在心里。
首先,他必须建立一套坐标系。他眼前的是人类所见过的最为庞大的封闭空间,他需要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地图,从而确定方位。
微弱的重力对此毫无助益,因为只消动用意志力,他就可以把“上”“下”方位掉转为任意方向。可是有些方向却存在心理上的风险,每当头脑往这些方向上靠拢时,他都要赶紧掐掉这个念头。
最安全的办法就是想象自己在一口宽十六公里、深四十公里的巨井的碗状井底。这样一来就不必再担心会跌落下去了,可是这样想也有其弊端。
他可以假装分散在各处的都市、城镇,以及颜色图案各异的地区,全都牢牢地固定在参天巨墙上。悬在头顶天穹上的复杂结构,似乎也不比地球上那些大会议厅里的枝状烛台更让人担心。可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柱面海……
柱面海就在井壁的半腰处——水做的腰带,绕着井壁整整一圈,看不出有任何支撑。毫无疑问,那海里就是水,蓝得鲜艳,水面上所剩无几的浮冰斑斑点点地闪着亮光。可是,垂直的大海在二十公里高的半空中围成一个完整的圆环,这幅奇景着实让人无法心安,于是过了一会儿,诺顿开始寻找替代方案。
于是他在头脑中把这一景观掉转九十度。瞬间,深井变成了长长的隧道,隧道两头都被堵死。他刚刚爬过的梯子和扶梯所指的方向自然就成了“下”。通过这样的视角,诺顿现在终于能够用这个地方的建造者的视角来欣赏罗摩了。
他面对面靠在十六公里高的弧形崖壁上,高崖的上半部分向外凸出,一直与拱形屋顶——现在变成了天空——融为一体。他身下的梯子有五百多米长,一直延伸到第一层平台。那里也是扶梯的起始点,扶梯在低重力区近乎垂直,逐渐变得越来越平缓,又经过五层平台,才接到远处的平原。诺顿能看清头两三公里扶梯的台阶,可是再远的地方,台阶就成了一条绵延不断的带子。
巨大的扶梯去势凶猛,场面让人震撼,根本看不清它的真实面貌。诺顿曾经绕着珠穆朗玛峰飞过,对那座巨峰惊叹不已。他提醒自己,这座梯子跟喜马拉雅山一样高,可是这种比较毫无意义。
再加上另外两座扶梯,贝塔和伽马,就更是没法比较了。那两道梯子斜斜地伸向天空,然后在头顶的远处形成圆弧。现在,诺顿的信心已经足够让他身子往后靠,抬头看向那两道巨梯——只瞥一眼,跟着又努力想忘记它们的存在……
因为想那几道梯子想得太多会生出关于罗摩的第三幅图景,而这一图景正是他拼尽全力想要避开的。采用这种参照系,罗摩又变成了竖直的圆柱体或者说深井——可是这一回,诺顿在顶上,而不是在井底,就像一只苍蝇,头下脚上地在穹隆天花板上爬,这天花板距离地面足有五十公里。每当诺顿发现这个念头向他袭来,他都要调动起所有意志力来抗拒它,以免自己又被吓掉魂魄,只会紧抓着梯子动弹不得。
诺顿确信,所有这些恐惧很快都会退却。罗摩的奇异景象将赶走恐惧,至少对那些训练有素,能够直面宇宙真实面目的人来说是这样。对于那些从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置身群星怀抱的人来说,这些景色他们或许无法忍受。可是如果说有谁能接受这些景象,诺顿冷酷而坚定地想,那一定是“奋进”号的船长和船员。
诺顿看看他的天文表,虽然只停顿了两分钟,感觉却像是有一辈子那样漫长。他毫不费力地克服自身惯性和不断变弱的重力场,开始慢慢爬完最后一百米梯子。进入气闸舱、离开罗摩之前,他最后一次朝罗摩内部飞快地扫了一眼。
尽管仅仅过去几分钟,一切却变样了。海上升起迷雾。迷雾最前头的几百米形成鬼魅般的白色气柱,顶头尖尖地向前倾斜,与罗摩自转的方向相同。随后,气柱消解在一个躁动的漩涡里,因为上升的空气试图甩掉自身多余的速度。这个圆柱形世界里的信风在罗摩的天空中成形,不知多久以来的第一场热带风暴即将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