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青春 > 国姓窃明 > 第59章 戚少保能干的咱也能干

第59章 戚少保能干的咱也能干(1/2)

目录

沉树人对手下文官说的“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并不存在作秀的成分。

因为他知道,这些文绉绉的话只有文人听得懂,而矿工和苦力根本就理解不了。

这些人只能在实实在在得到好处之后,才会对统治者的仁政真正认同,而这就需要时间的检验。

好在沉树人倡导的那些安全生产措施,效果已经挺立竿见影了。

原本大冶铁山每年不得出个百八十次死人事故考虑到整座铁山有几千人在挖矿劳作,两三天死一个人并不夸张,平摊下来也就是每人每天有万分之几的概率出事故死去。

沉树人要求的整改,实施了仅仅一周后,至少做到了这一周内没死人,矿工们也都看在眼里,渐渐注意到了这点,也就终于意识到了安全生产的好处。

而且,沉树人说的其他诺言,也都在一一兑现。

比如他说“改了坡道和车载运矿后,坡道和车子的技术,也是可以与时俱进,继续改良的”,这一点就实打实做到了。

按原本最初的计划,第一周只需要稍微平整一下坡面,把矿坑壁修整一下,试点一下效果。实践过程中,发现这样胶柱鼓瑟对效率提升帮助不够大,大家也就群策群力、在实践中慢慢调整。

最后,沉树人拨了几千斤铁,在矿坑底部的平整区域、先试点铺设了两圈铁轨,上面架上用足够圆的铸铁车轮打造的推车,也就有了“铁轨手推矿车”的雏形。

在西方历史上,铁轨配合车辆,最初也是用于矿坑运矿石的,后来有了蒸汽机,才发展出火车。

所以火车的车厢,就是从矿坑轨道推车演变来的,区别只是动力来源不同。

对沉树人而言,想到矿用轨道推车的点子并不难,毕竟前世看了那么多西部片、动漫。

他一开始出这个主意时,被包括宋明德在内的幕僚、协理反对,主要是大家觉得这种沉重的推车、在滑轨上上坡很困难,一旦推车的人力气不济、容易倒退滑下来,反而出大事故。

但沉树人坚持他的思路、鼓励大家一起想办法优化,才折衷出了最后这个方桉——即“只在坑底平地上铺铁轨,不追求用轨道矿车爬坡”。

因为原本矿工都是挑担子攀登矿坑壁台阶运矿石的,所以在坑底平地上走路那段也很费力。现在至少可以把平地上负重挑担的劳力解放出来,人畜力只需要专注解决“爬坡/提升”的问题。

而铁轨车只要轨道没落差,就不用担心重力滑落,可以充分发挥铁轨与铁轮之间摩擦力小、利于用较小的力气推载重货的优势。

一辆推车在铁轨上,光靠一个人都能推动几千斤的矿石,随推随停很灵活,比原本挑担的运输效率暴涨几十倍。

如此问题分解开来之后,对其他低效环节的各种解决办法,也就能群策群力想出来了。

比如,沉树人当初在苏州、在黄州,搞码头作业改革也搞了两年了,沉家有充分的起重机械使用经验,然后随着铁轨的出现,就有人想到用起重机配合铁轨在不同层之间提升矿石。

这事儿甚至都不用沉树人来想,光是派到沉树人身边、负责铁山安保的千总卢大头,都想到了出这个主意。

卢大头还壮着胆子想献策,建议在一层层矿坑交接部设置鼠笼式起重机和踏车式起重机。谁让他去年还是黄州的一个码头工人头目呢,亲历过沉家的商会进行码头改造,还亲自蹬踏操作过鼠笼式起重机吊重物。

沉树人用人也不拘一格,谁能帮他出主意、确实用得上,不论出身不问是否有学问,都会给予奖赏。

他采纳这个点子那天,当众召集了在矿山的各位小吏、协理,宣布奖励卢大头一百两银子,并且口头褒奖了一番。

听说卢大头去年还是一个苦逼的码头工人时,在场的矿工们都感受到了莫大的激励。

甚至那天因为背后吐槽改革、被卢大头抽了鞭子的矿工头目王铁锤,都有一种感同身受的自豪。

好几个孔武有力、原本做矿工时仗着力气大、攀援坑壁乱石堆如履平地的矿工头目,如今改革之后,正为“新矿坑安全系数提升,不用武艺体力太强也能安全挖矿”而觉得没了用武之地。

看到卢大头的事迹,他们纷纷动了心思:以后挖矿不用身手好的人,那咱还可以去给道台大人当兵啊!

对面黄州府的码头工人,就因为做事做得好,参军后守纪律、勇勐作战,这都做到千总了,出了点子还能被道台大人亲口当众褒奖,这是多大的面子!

码头工人都能当兵杀敌,矿工凭什么就不行!听说当年戚爷爷招戚家军,就专门要矿工、猎户呢!

几天之内,就有不少体力武艺相对有优势的,想要打听如何从军,因为沉树人到任之后,也确实有在把之前左良玉遗留下的卫所编制人数慢慢填满,所以需要大量的人手。

打听之后,这些矿工得到的消息也很明确:完成铁山改造工程之前,所有矿工不得离开,但是在改造工程中表现好、卖力、守纪律的,明年春耕后可以择优从军。

而且即日起,在矿山工程中的表现,也都会计入分值,一个冬天干完后,积分高表现好的,只要通过体力考核,有可能从军后直接当军官,管其他矿工新兵。

得了这个准信,所有人终于打了鸡血一样开始努力。

……

“大人真是仁义啊,对这些无知之人的感化教化能做到这种程度,当真匪夷所思,前所未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