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横渠门下(1/2)
元丰八年六月癸未(二十一),集英殿中。
范纯仁持书而读,一篇《尧典》被他念得抑扬顿挫,精彩纷呈。
尧典念完范纯仁便持书而立,恭身问道:“官家,可有要问的”
赵煦微笑着摇摇头,道:“爱卿讲的极好,朕已对尧舜之事,略有所知矣!”
范纯仁再拜:“臣惶恐,乞官家为臣言《尧典》之论!”
赵煦微笑着,用通俗的话,当殿解释了一遍。
《尚书》是儒家经典里的经典。
也是儒家用来洗脑士大夫、君王的利器。
这开篇的《尧典》,自然就是阐述儒家意识形态的名篇。
一开始就是歌颂帝尧的伟业。
然后吹捧其政绩,最后引出为何要禅让给帝舜的动机、原因和理由。
尽管,这些事情大多数皇帝都不会信。
尤其是掌权越久的帝王,越不会信。
当然不信归不信,架不住士大夫天天念经,哪怕是最专断的帝王,也难免在心里面嘀咕:“会不会是真的呀”
所以,儒家念经是真的有效的。
大多数皇帝都会不由自主的遵从儒家的意识形态道德观。
有些时候运气好,说不定还会碰上一个真的笃信的帝王。
可惜,这些招数在赵煦面前完全失效。
因为赵煦在现代,看过陶寺考古发掘出来的那些东西。
尧舜禹三代到底发生了什么
赵煦现在已经清清楚楚。
不过,这一点都不妨碍赵煦在外人面前,装出一副自己真的相信的模样。
因为他清楚,儒家思想是他最好的统治工具!
这也是儒家的阳谋!
皇帝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尊崇。
范纯仁听完赵煦的解释,立刻下拜:“臣惶恐……”
其他几个经筵官,则纷纷道贺:“陛下圣明,实乃天下之幸也!”
赵煦便道:“也是诸位先生讲得好!”
“尤其是范先生!”
“臣等惶恐!”范纯仁等人连忙再拜。
赵煦和冯景吩咐:“给诸位先生赐茶、慰劳!”
便有着内臣,端来煮好的极品茶汤,赐给诸位经筵官。
今日经筵至此,便算结束。
范纯仁领着群臣再拜谢恩,喝了赵煦赐的茶汤接着就恭送着赵煦离开集英殿。
……
赵煦回了大内,首先到保慈宫给正在批阅奏折的两宫问安。
两宫见到赵煦来了,都放下手头的事情。
“官家今日经筵,感觉如何”太皇太后问道。
“回太母,几位先生教的都很好!”赵煦坐到两宫身边,甜甜的说道:“特别是范先生,讲学讲的很好,孙儿也颇受启发……”
“这就好!”太皇太后点点头。
两宫瞧着赵煦的模样,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赵煦见着,不动声色的说道:“以后孙儿遇到不懂的,还可以来问太母、母后吗”
两宫顿时喜笑颜开,纷纷道:“当然可以了!”
她们自然知道,士大夫大臣,想要从她们手里夺走官家(六哥)的教育权。
可官家主动来问她们,大臣们就管不着了!
……
已是正午时分,炽热的阳光,炙烤着汴京城外的土地。
官道上的行人稀稀疏疏。
大部分人都选择,在道路两旁栽种的树木下行走。
一辆囚车,在军士的押送下,缓缓走到一处荫凉的树荫下。
这里有着一排茶铺。
茶铺之中,许多赶路的商贾和行人,都在喝茶。
见到这些押送犯人的军士,尤其是看到了领头押送的居然还是一位穿着獬豸服的御史的时候。
好多人立刻忙不迭的结了账,赶紧继续上路。
他们可惹不起!
但在一个茶铺门口,两个穿着士大夫常服的中年男子,却不慌不忙的,继续喝着茶水,补充着水分。
军士们却是规规矩矩,进了茶铺,也不敢喧哗,只是掏出铜钱和店家说道:“上茶!”
那两个士人看到这个情况,眼中诧异了一下,其中一人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那位留在树荫下的御史模样。
然后他似乎认出了对方,远远的招起手来:“可是伯修”
那御史闻言,立刻看过来,看到士人的样子,揉了揉眼睛,连忙过来行礼:“下官见过吕龙学!”
他惊讶的看了看这士人身边,没有元随,也没有仆人!
只有一个和他同桌而坐,虽然穿着士大夫袍服,但是皮肤黝黑、粗糙,身材健壮的如同武将一样的男子。
被叫吕龙学的士人,微笑着说道:“某给伯修引荐一下……”
“这一位,乃是某之同门,京兆游师雄游景叔,方从环庆路经略司判官任满,正欲回京待阙,不意与某道左相逢,可谓他乡遇故知……”
游师雄起身,恭身一礼。
这御史连忙还礼。
然后那吕龙学就和游师雄介绍起来:“景叔,这一位便是宇文昌龄了,昌龄表字伯修……”
“如今应该是当朝的监察御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