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 第十六章 开皇臣将——释法泰、元谐等

第十六章 开皇臣将——释法泰、元谐等(1/2)

目录

元谐,字仲和,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北魏皇室后代。少与杨坚同窗,颇有交情,初仕北周,建立军功,累迁大将军。平定尉迟迥之乱,支持隋文帝即位,进位上大将军,册封乐安郡公,奉诏参修律令。授凉州总管,打退吐谷浑,赢得丰利山之战,拜柱国、宁州刺史,坐罪免职,终以谋反罪伏诛。

释法泰,眉州隆山县人也,俗姓吕氏,他先作道士十多年,后来有所觉悟,回心向善,皈依佛门,剃发出家于象耳寺,享年八十寿终。

陈佛智,他的先辈是鄢陵人,他父亲为梁新、石二州刺史,落籍居泷水世袭郡公。陈佛智初为罗州刺史,任南靖太守。

杨文纪,字温范,弘农华阴人,大司徒杨素的从叔父,北周时袭爵华山郡公。初任右侍上士,后历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安州总管长史等职。在迎接陈朝降将李瑗时,与陈将周法尚相遇,两军交战,杨文纪击退周法尚军,以功进为开府,升虞部下大夫。杨坚任丞相,杨文纪为汾阴县公,曾随梁睿讨伐过王谦叛乱,授上大将军。后任资州刺史,宗正少卿,不久坐事除名免官,几年后恢复了爵位,拜为熊州刺史、改封上明郡公,由于杨素在朝日渐贵宠,杨文纪由此官位高升,先后升为宗正卿兼给事黄门侍郎,行礼部尚书事,迁为荆州总管,一年后病卒。

杨武通,弘农华阴人,性情刚烈,善长驰射,是隋朝初年的名将之一。曾多次以行军总管衔领兵讨伐西南少数民族,每次都荣立战功,被加封为白水郡公,拜左武卫大将军。党项羌屡次在边境袭扰,朝廷因杨武通历来有戍边威名,任命他为岷兰二州总管,以镇边关,其后又同周法尚一起出讨嘉州叛军。周法尚出师不利,杨武通亲自率领几千人马切断了叛军退路,出其不意,大破叛军,由于他孤军作战,后无援兵,叛军得知,又倾其人马来围剿杨武通,杨武通挥舞战刀,与敌鏖战到几百里之外,最后被围困。在身陷重围的境地,杨武通仍奋力激战,毫无惧色。后终因坠马,被俘,叛军将杨武通杀而啖之。

杨异,字文殊,弘农华阴人,祖父杨钧,父杨俭,任过侍中。杨异相貌俊美,天资聪颖,9岁丧父,闭门不出,发奋苦读,涉猎群籍,博采众长。周闵帝闻知,让他做了宁都太守,在任甚有能名,不久受爵昌乐县子,后因立军功升为侯爵。杨坚称帝,拜他为宗正少卿,加上开府。当时,蜀王杨秀镇守益州,朝廷选拔贤能,杨异因博学多才,迁为益州总管长史,文帝又赏他20万钱,300匹缣,50匹马。此后,又担任过西南道行台兵部尚书、宗正少卿等职,出任吴州总管。晋王杨广镇守扬州时,每年都叫杨异前去拜见,一起探究国事,评论得失,后卒于吴州总管任上。

萧该,隋朝学者,祖籍南兰陵,梁鄱阳王萧恢之孙。通《诗》、《书》、《春秋》、《礼记》大义,尤精《汉书》,开皇初,任国子博士,着有《汉书音义》、《文选音义》,为当时所重。

辛彦之,隋学官,陇西狄道人。九岁而孤,博涉经史,与天水牛弘同志好学。后人关,迁居京长安,北周太祖见其才而器重,引为中外府礼曹,时国家草创,朝臣多为武夫,各种仪注均由彦之修定。北周闵帝即位,由彦之与少宗伯卢辩专掌朝中的仪制。后历任典把、太祝、乐部、御史等四曹大夫,封爵五原郡公、拜少宗伯。杨坚称帝,任太常少卿、国子祭酒,礼部尚书,与秘书监牛弘撰《新礼》。杨坚命吴兴硕儒沈重与彦之论议,重不能以学识对抗,于是避席曰:“辛君所学谓金城汤池,无可攻之势。后拜随州刺史,砥身力行、举止效仿古人所为,多有惠政。隋统一后,辛彦之在制朝廷礼典和修定仪注上颇有贡献。

韦洸,隋朝将领,字世穆,京兆杜陵人。性刚毅,善弓马,在作战时中流矢卒。

韦寿,字世龄,京兆杜陵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太傅郧国公韦孝宽第四子。出自京兆韦氏,起家太子千牛备身,历任雍州主簿、少御伯下大夫、京兆尹,封为永安县开国侯。随父平定尉迟迥叛乱,授仪同三司,封滑国公。隋朝建立,历任恒毛二州刺史,颇有政绩,卒于家中,时年四十二岁,追赠雍州刺史,谥号为定。

元孝矩,字孝矩,河南洛阳人,西魏到隋朝时期大臣,北魏景穆皇帝拓跋晃玄孙,西魏尚书仆射元子均之子。初仕西魏,袭爵始平县公,拜南丰州刺史。北周时期,迁益州司马、司宪大夫。嫁女于丞相杨坚之子、房陵王杨勇,拜小冢宰,进位柱国,封洵阳郡公。隋朝建立后,先后治理洛阳、寿州和泾州,镇守边疆,卒于泾州,时年五十九,谥号为简。

明克让,本名明逊,字弘道,平原郡鬲县人,隋朝时期大臣,梁朝侍中明山宾之子。博览书史,尤精“三礼”。门荫入仕梁朝,官至中书侍郎。进入北周,担任麟趾殿学士,负责勘定新的历法,出任南陈郡守。隋朝建立后,授礼部侍郎,联合太常牛弘修定礼乐,裁定典章制度。担任太子中舍人,得到废太子杨勇尊崇,册封平原侯,以疾辞官。后卒于家中,时年七十岁,赠太常卿,着有《孝经义疏》《古今帝代记》《明克让文集》,至今已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