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 第三十七章 音乐奇才——万宝常

第三十七章 音乐奇才——万宝常(1/1)

目录

万宝常,隋代音乐家,其父万大通曾从梁朝部将归附北齐,跟随梁将王琳归顺了北齐,王琳抗陈战死,其父图谋逃回江南梁朝,事情泄漏,被杀。因此,万宝常被发配为乐户,因此他精通音律,各种乐器都能精熟演奏,他自己曾制造了一组玉磐,献给北齐皇帝。万宝常曾和别人正在吃饭,饭间讨论起音调,当时现场没有乐器,他就拿面前的餐具和其他杂物,用筷子敲击,定其音调的高低,五音配齐,敲击起来,和乐器一样音调和谐,被当时的人大为赞赏,但他经历了北周和隋朝,都没能被提拔。

沛国公郑译等人重定乐律,制黄钟调,万宝常虽然只是一个艺人,郑译等人也常常叫他来一起商量,但他的主张大多不被采纳。后来,郑译的乐曲编成上奏皇帝,皇帝召见宝常,问他这些乐曲是否可行,万宝常说:“这是亡国之音,陛下您不应听这种声调!”隋文帝很不高兴。万宝常就极力说明这种声调表现了哀怨、淫邪、放肆的情绪,不是庄重的雅音,请求用水尺为准,来调正乐器声调,隋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万宝常得到皇帝的命令后便制造各种乐器,乐器的声调都比郑译等人所定的调值降了两个调。同时,他还撰写了《乐谱》六十四卷,全面论述八种音高可以递相为基调的规律,以及音调调整的变化,总括起来,共有八十四调,一百四十四律,能变化出一千八百声调。当时的人认为,《周礼》一书记载了八种音高可以递相为基调的说法,但是从汉、魏以来,历代音乐家都弄不懂,见到万宝常对此记载的创解,都嗤之以鼻。到这时,皇帝让他试奏,简直是应手成曲,在场的人,莫不惊异赞叹。于是经他淘汰、创制、改进的乐器数不胜数,但这些乐器的音色淡雅,当时人不喜欢,音乐官署太常寺里的音乐家多数人持排挤、诋毁的态度。

太子洗马苏夔以擅长音律自命不凡,尤其嫉妒万宝常,苏夔的父奈苏威有权有势,因此凡是谈论乐律的人,都附合苏夔,而说万宝常的坏话。万宝常多次到达官贵人们那里诉苦,苏夔因此责问万宝常,问他的音律理论从哪里学来的。有一个和尚对万宝常说:“皇帝平素喜欢祥瑞征兆的音乐,有说到祥瑞征兆的,皇帝都很高兴,先生您应该说您的乐律理论是从外族僧人那里学来的,并说这是佛门菩萨亲身所传,那么皇帝心里会喜欢的。这样你所作的乐律,就可以推行了。”万宝常认为这样说对,就按和尚教的那样来回答苏威,苏威听了,勃然大怒,说道:“外族僧人所传授的,是四周蛮夷的音乐,不应该在中原地区推行。”这事最后还是被搁置下来。

万宝常曾经听大常寺演奏的乐曲,听完之后,流泪哭泣,人们问他为什么哭,万宝常说:”这乐声淫厉而悲哀,预示着天下不久将自相残杀,并且人也要差不多被杀光。”当时全国正处全盛时期.听他说的都认为不会这样,隋炀帝大业末年,他的话应验了。

开皇时期,有郑译、何妥、卢贲、苏夔、萧吉,一起讨论古代的典籍,编撰乐书,都被当世所采用。至于这些人懂音乐的天赋,比宝常差远了。安马驹、曹妙达、王长通、郭令乐等人能创编曲子,为一代佳妙之作,又学习俗乐,而宝常所作的,都归为雅正之音,这些人虽然在公众场合议论时都不站在宝常一边,但心里却佩服他,说他的音乐才能是上天赋予的。

怀才不遇的人生极其悲凉。万宝常虽身为一介乐工,却是当世最能通晓各国音乐的大才,只是他的才华并不被重视,加上身世坎坷,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同时,他的个人生活也一样可怜。他没有儿子,只有一个老婆,他卧病在床时,他老婆没有嘘寒问暖,而是带着他少得可怜的东西逃跑了。万宝常没人养,没人管,最终冻饿而死,临死前,他用尽所有的力气,把自己的着作全然烧毁,留下了在世上最后一句话:“还拿这些来干什么?”看到的人从火中抢救出来几卷,现在这些音乐还流传在世上,人们谈到此事时,还为万宝常而悲哀。

喜欢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请大家收藏: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